2009年6月12日 星期五

行動研究反思 - 張家箏(組長)

行動研究 竹東高中
教三乙9510569張家箏
三月十日,一通電話揭開了序幕,我與杏齡老師的第一通電話,生疏而客套。接下來是密集的信件往來,敲定去校的時間,永無止境的小組會議,支持著我們前進。五月二日,正式開展,不代表我們的紀錄結束,反而是另一項整理工作的開始。筆記本上密密麻麻的行程記事,代表我的學習經歷。從來沒有一堂課,可以讓我付出那麼多,也得到那麼多,幾乎統整了我在教育大學三年的學習。
進入竹東高中,我看見一個真實的校園生態系。我預想會有一群充滿熱忱的教師,共同策畫一個大型的展覽,等到真正進入了才了解,原來是孤軍奮戰,只有一位老師與三十五名高中生策劃展覽。申請舉辦展覽的教師與策劃的杏齡老師沒有攜手合作的關係,邀請各科教師進行協助也沒有得到回應,甚至該校校長也是開幕前幾天才進入關心,學校的文藝展覽被漠視的程度實是我難以預料的。我沒有看見校長應該表現的高倡導高關懷,組織成員間不能有效溝通,造成封閉型的組織氣氛。
再與學生接觸,發現他們都是一群很可愛的大朋友,參與讀書會時他們的表現可圈可點,對於展覽也有自己的想法。但杏齡老師所描述的,怎麼與我們認識的他們完全不同。我發現老師不只一次的在學生面前否定他們,認為他們沒有辦法做的很好,果然到了最後展場的大部分都是老師做的,間接印證了比馬龍效應所帶來的影響。透過與學生的對談,我認為杏齡老師沒有充分做好與學生的溝通。即使是策劃展覽,面對學生也應該注意教育的原則─少責罵多讚美,在事務協調上應該平均的分配,對學生保持信心,才會不會造成杏齡老師獨自一人負責多數佈置工作的情形。
由此可知,一個學校裡面的所有人都是相互依存的關係,杏齡老師無法得到其他人員的幫助,承擔了很大的壓力,又在需要考慮學生正規學習時間的情形下,擔憂著學生無法完成工作。環環相扣,讓我深刻體會到做好學校行政工作的重要性。
行動研究的小組討論是不可或缺的,組內成員一共有七個女生、三個甲班的男生,除了嘉穎,我與其他人都是第一次合作,感覺很新鮮。幾乎每星期都需要開會一次,剛開始三個男孩都不太表示意見,不論是配車,或是報告的整理都沒有什麼意見,但是經過幾次配有食物的會議,大家不知不覺放開心胸,漸漸熟稔,變的越來越有默契。從這次的合作發現大家不同的做事方法及思考,也能從不同角度觀察,做充分且適當的討論,開會的氣氛良好而且總是充滿笑聲。
經過這次經驗,我學習到觀察、研究的方法,與人溝通的方式,營造組織內良好氣圍的重要性,這些都是我在課程剛開始無法預料到的,學習彷彿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日俱增的,是一寶貴的學習經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